“旅游+公路”如何1+1>2?
日期:
2022-02-18
浏览次数:

“交通”在旅游要素中的地位近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自驾车时代的到来,公路已成为消费升级和个性出行的重要基础保障。


“旅游+公路”如何1+1>2?


各地旅游发展的实际也表明,许多风景优美的公路同样可以成为自驾车游客向往的胜地。比如,国内的青藏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跨越四个省份的213国道以及美国的66号公路等。当自驾游成为大众旅游,特别是散客旅游时代主要的出游方式时,公路的功能自然就会从强调通达性、快捷性拓展为更加重视景观性、服务配套性,公路也就从传统旅游时代旅游产品的外围配套,变成了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吸引主体,这样的公路就不仅仅是一条通道,作为旅游出行的载体之一,不仅要快进,更应该慢行,让旅游这件事变得有诗意。


“旅游+公路”如何1+1>2?


在我国,旅游风景道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创建旅游风景道。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10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率超过98%。高速公路和其它等级的公路组成了发达的公路交通网,横跨东西、纵穿南北,其中不乏串起众多名胜古迹和休闲度假胜地、沿途风光旖旎的旅游高速公路。


“旅游+公路”如何1+1>2?


对于旅游公路的建设,增量上,在公路规划、设计之初,就要将旅游功能纳入建设视野。通过精心设计以景引路、为景串线,尽可能将沿线自然风光景点最美的一面自然地展现给旅游者,并做到公路与景色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存量上,加大改造、建设力度,增加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合理增加服务设施、共享多元信息服务,打造公路旅游精品路线。尤其是,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跟上形势发展需要,满足大众旅游休闲的多样化需求。


“旅游+公路”如何1+1>2?


具体而言,旅游公路建设需充分融合利用原有优质景观资源,采取表土收集、原生植被保护等措施,确保旅游公路原有的天然禀赋不被破坏。结合路域范围内的景观条件,采用借景、造景等优化手段,宜树则树,宜灌则灌,宜花则花,营造丰富多样的动态景观效果,并与城镇、村镇风貌建设结合,改善路域范围内的景观风貌,提升路域整体视觉景观,形成路与景区结合、路与村镇结合,路与文化旅游融合,带动乡村振兴,传播旅游文化,促进经济繁荣。使公路从单一性交通运输功能向游览参观、生态建设和文化传承等复合功能转变,打造兼具交通与旅游双重功能的旅游公路,实现公路和地方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使其成为引领旅游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公路”如何1+1>2?


同时还应按照标准化的规范建设的风景道,为拓宽、丰富、完善公路旅游功能,可利用既有的公路和沿途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规范标识标牌,完善和规范沿途的驿站、观景台、商服文化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公路”如何1+1>2?


旅游公路沿线应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当原则,合理布设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驿站、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游客集散、旅游资讯、餐饮住宿、风景观赏、休闲游憩、应急救助等服务。将公路服务设施与旅游风景道商服设施整合利用,沿线的公路服务站,都要配合风景道建设,把公路服务站建成可以提供如厕、餐饮、购物等服务功能的驿站,为风景道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合理规划加大现代化开放式服务区建设,使其成为客流、物流和信息流交汇整合的重要节点。服务设施建设可与周边旅游景区、村镇联合设置,通过挖掘旅游特色、展示地域文化、售卖土特产品等,带动当地旅游服务、特色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


“旅游+公路”如何1+1>2?


树立 “互联网+”思维,加强交通旅游大数据应用,建立交通、旅游等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旅游公路沿线景区、乡村旅游点等重要旅游资源的标识设置,健全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建设电子信息牌、网站等信息平台,丰富旅游交通信息、沿途景区门票、住宿预约登记等服务,方便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青海新闻网、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