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上海、浙江、雄安等多地正在落地相关实践,数字孪生城市已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数字孪生,对于城市治理来说是一个舶来词,所谓数字孪生技术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物理世界中的实体在虚拟世界中投射模拟出来。概念或许晦涩,但实际应用却不陌生。绿码通行,电子亮证,“掌上办事”成为习惯;防疫数据,客流监测,城市面貌一屏可观……从疫情防控,到智慧应用,越来越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领略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城市的魅力。短短数年,数字孪生从一个技术概念,演变成一种新转型路径、新变革动力。数字孪生城市正在成为智慧城市的升级版和必选项。
在数字孪生城市提出之后,学界形成普遍认识: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数字孪生城市是作为数字城市的目标,是智慧城市的新起点,能够赋予城市智慧化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
方兴未艾的数字孪生城市变革的不仅是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更在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治理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数智赋能让决策更聪明、更科学,更精准的数字化治理也让城市更有“温度”。
那么对于城市的旅游产业来说,数字孪生城市可以带来什么呢?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全面融入旅游业,数字化变革在这一略显传统的行业中掀起了新浪潮。
通过对城市不同景点、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统计,帮助城市运营中心更好的合理优化资源分布,缓解旅游服务压力,提供更好地旅游服务质量。实时展示景点消费情况及消费倾向分析,可以更好的优化当前的旅游商业结构,并提供用于预测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基础数据。通过年、月、周客流量的统计以及日客流量的实时统计,全方面展示城市各区域景点客流量发展态势,并与历年及全国发展趋势对比,找出可以发展和优化的措施,成为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决策依据。
展望2022年我们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与数字化的结合会更深入,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促进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发展旅游直播、旅游带货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推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丰富公共文化空间体验形式和内容。
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需要主动融入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打通数据孤岛;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引导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文化和旅游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
当前,由于技术路线复杂,制度障碍较多,应用场景有限,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和战略培育期。既然“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已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数字孪生城市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和未来选择。
来源:大河网、半月谈、中国测绘学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工业可视化、人民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