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产业振兴传统村落?
日期:
2020-04-02
浏览次数: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能否科学合理顺利振兴,决定了乡村全面振兴能否实现。目前乡村产业还存在着小、散、杂等问题,怎样转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赋予产业特质,发展好当地特色产业,实现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既能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风貌,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效益的双赢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色资源,紧扣区域特色,充分利用本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优势,发挥传统村落的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特色种养,积极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等乡土产业。创新发展乡村手工业,培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新变化,创建生态型农业、科技型农业、创意型农业、休闲养生型农业等新型农业,推动传统村落的农业由生产导向的单一业态向市场导向的多元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转型。

让文化产业成为持久内生动力。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风俗、传说典故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地方文脉,重塑与营造乡村文化特色,将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民居、廊桥、水车、庙宇、亭榭、祠堂等各种形式,用活性业态、图片展示、表演、文字记录等方式再次呈现出来,唤起人们对古老文化的思考和追寻,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品质,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业态,让传统村落功能鲜活起来,价有所用,打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村落文化品牌。同时要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岁时节令、草根信仰、手工技艺、音乐舞蹈等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不断优化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重建村落民众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传统村落保护的持久内生动力。

农耕文明遗产转化为当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资源。传统村落要认真保护其历史格局、传统建筑、村口老树古井等物质文化资源以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建设要严格管控和引导,确保其高度、体量、用材、风貌等与传统村落有机相融,并尽可能采用传统建造技艺。农业文化遗产地则要充分发挥其绿色循环特点, 推广无化肥农药的绿色生产方式,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地培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识品牌等。推动上述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物以稀为贵”,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的“乡愁”记忆和代表的休闲慢生活,是吸引都市人到乡村去旅游乃至养老的动力。

促进“农旅融合”。传统村落要加快转变方式,打破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传统乡村旅游套路,兼顾旅游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风俗民情、产业亮点,整合生态休闲、旅游观光资源,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历史价值,融合当地农业特色,大胆尝试旅游新模式,丰富乡村旅游内涵,使农业景观成为旅游资源,让休闲旅游带动农业发展。

结语:如何适应城镇化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的趋势,在尽可能地保存、抢救、记录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同时,复兴传统村落的经济活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增强村庄自身的“造血机能”,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