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日期:
2022-06-07
浏览次数:

随着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更新向纵深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留存与演进成为城市建设者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融合城市功能和乡村风貌的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并在促进都市圈协同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建设中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


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但近几年遍地开花又迅速凋零的特色小镇,问题频出处于风口浪尖,为此去年政府发文为特色小镇建设纠偏,那么特色小镇还能建吗?要怎么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特色小镇重在打造适合特色生长的土壤,不求“大而全”,只求“特而强”。能够长盛不衰的特色小镇,必然是强有力的产业增长极和聚合点。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小镇要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专之路。


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明确一个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差异定位、错位发展,挖掘内涵、衍生发展,做到极致、一流。只主攻最有基础、优势的特色产业,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尤其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一镇一业,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因产业而存在,因产业而兴旺,从而使特色小镇有效避免城镇空壳化。


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三产融合、产城融合、三生融合是特色小镇的核心。融合是基本着力点,是成为高度一体化的生态有机体和价值共同体,而不是做拼盘,搞小而全。按“三生融合、三化同步”的理念,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推进特色小镇向宜业、宜居、宜游、宜文和可持续的命运共同体转型发展。


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要增强特色小镇的品质意识和文创理念,将特色小镇建设与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紧密结合。着力挖掘当地传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典故传说,在创意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地方色彩,突出“地方性”特点。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特色小镇的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打造“精而美”的“高颜值”小镇,确保“一镇一风格”。面积不贪大,空间集中连片;建筑不追高,强化建筑风格的个性设计,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速度不图快,坚守生态良好底线,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基础,使绿色、舒适、惬意成为小镇常态。


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第四,运营模式不能“固定单一”,力求“灵活多变”。特色小镇能否成功的标志在于它的运营。定位是否准确、规划好不好、设施功能如何、盈利模式是否可行、投入产出是否合理等,都将在运营中得到体现。运营成功与否,是衡量特色小镇综合要素配置是否合理,成本控制、产出能力、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否成功的标准。无论是建设哪种类型的特色小镇,都需要建设方正确理解和集成应用土地政策,结合项目性质、特点和用地需求,加强用地策划,明确相应的土地提供方式,才能解决落地难的问题。如果不懂土地政策集成应用,建设方不仅会错失很多的机会,而且会增加工作难度、开发成本以及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风险。


特色小镇的漫漫长路要怎么走?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来源:南方日报、陕西省政协、人民日报、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