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日期:
2022-02-10
浏览次数:

纵观目前国内的旅游业,疫情的确给许多文旅地产项目带来了生存危机,自2016年起,文旅地产已经连续多年维持2%-4%的低速增长率。由此可见,随着土地红利、刚需红利、金融红利的消失,整体市场已进入低增长时代。外有疫情,内有模式受限,文旅地产行业开始寻求改变,在“盘活存量”、“强化运营”、“数字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中稳步前行。


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近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提出“科学划定湖泊流域保护范围,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房地产、旅游景点、高尔夫球场等设施,严禁各类旅游设施、餐饮客栈侵占湖体,坚决清理整顿以文旅、康养等名目打‘擦边球’搞沿湖贴线开发行为”。这是对文旅地产的又一道“紧箍咒”,意味着未来面向文旅地产的环境督查也会越来越严格。


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其实这一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外,从近年的中央环保督察查办的典型案例看,尤其是近年来文旅地产项目触及生态红线的消息屡见不鲜,填海而建和挖山建设的文旅地产开发可以说是被严查的重灾区。


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文旅地产成为生态环境破坏重灾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由文旅地产本身的用地特性导致的,对不少文旅、康养项目来说,项目的选址必然要依山傍水,而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好山水的重叠性很高,自然环境资源的优质程度,是项目竞争力的重要组成,是“卖点”之一,尤其对康养项目来说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文旅地产核心卖点仍以临山、滨湖和滨海等自然资源为主,在文旅地产相对粗放发展的年代里,这种以文旅、康养等名目打“擦边球”搞沿湖贴线开发行为,相当常见。但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控及生态环保政策收紧,文旅、康养项目的监管相对更精细化、严格化,依靠生态资源建地产项目,本身就意味着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另外,文旅项目需要大规模建设,在区域重叠性高的情况下,很容易触及生态红线,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主流意识的当今,文旅地产项目即便要开发,也不应突破环保红线,要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地产开发有几个红线,一个是用地的红线,第二个就是环保的红线。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子是必然走不通的,在项目建设之前,就应当处理好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个项目的开发,如果违反了生态环保的治理要求,违反了社会公众利益,那么这个项目就不能真正地落地。


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其实对于重环保的今天来说,文旅地产依旧还是一个大风口,文旅项目的开发要重视对青山绿水的保护,文旅项目的建设,不是破坏生态资源,而应当是持续保护资源再生的行为。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合理开发,文旅综合性开发和旅游地产可以做到生态平衡。因为商业开发跟生态保护并不一定是矛盾对立的,不管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案例来看,不少项目即便进行了商业开发也没有破坏生态,反而让景观更漂亮、美观。其中的核心就是,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导向,文旅配套地产,而不是地产配套文旅。


文旅地产如何从“擦边球”到“生态开发”?


文旅地产从字面上是“文化+旅游+地产”,但其本质和核心是“文旅”而非“地产”。文旅地产开发需要文化支撑,借助吸引核,突出差异性和特色,从而打造属于项目独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文化层次和文化知名度,这才是文旅项目吸引人流、形成人气、提升土地价值的根本所在,是产业旅游消费的根源。归根结底一句话,文旅地产开发的根本是以旅游休闲为引擎、以休闲度假地产发展为支撑,以生态发展为核心,以旅游产业聚集为延伸,以文化资源为底蕴,五者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城镇化的综合发展。


来源:一市财经、CRIC文旅地产数据系统、中国房地产报、新浪财经网、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