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了58家甲级、乙级旅游民宿。民宿是近年来随着消费多元化而蓬勃发展的一种住宿新业态,受疫情影响,旅游民宿成为所有住宿业态中抗风险能力最低、承受压力最大的产品形态之一。
文化和旅游部《旅游民宿的基本要求与评价》标准从2017年发布,2019年修订,今年2月又做了一次修改,可以说,本次等级民宿评定既是对标准实施的一种检验,也是通过标杆树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对民宿建设、经营管理与服务发展方向的一种引导。
首批甲级、乙级旅游民宿名单发布后,如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旅游民宿行业标准实施,充分提升旅游民宿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民宿发展的后劲与活力,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旅游民宿标准的实施将帮助民宿业者展现新形象。旅游民宿业者追求达标的过程,就是自我品质提升的过程,获得的等级标牌标识,是民宿的品牌和形象、是公众的识别卡和通行证。旅游民宿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民宿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新形象。
民宿承载着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承载着人们回归乡村寻找乡愁的情怀。无论是身在山水间,惬意悠然,还是身在市井里,烟火缭绕。民宿通过浓厚的乡村生活风貌,独特的民风习俗,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传统文化。
浙江是开展民宿等级评定的先行者。2017年,浙江就出台省级民宿标准,启动等级民宿评定工作,至今已评出49家白金宿、109家金宿和530家银宿。浙江在培育、推荐甲级、乙级旅游民宿时,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民宿的示范带动和强村富民作用是否突出。如如隐·小佐居,小佐村在如隐小佐居民宿的带动下,逐步实现文旅观光产业、农旅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在其带动下,大漈乡的民宿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云曦山舍、自在居、梅里雪乡等精品民宿陆续投资,通过开展实地指导和培训,景宁县也先后陆续有10家民宿获得了浙江省级金宿、银宿等级,民宿正成为畲乡全域旅游的重要力量。
因此发展民宿,要高度重视民宿在带动区域形象建设、文明提升、脱贫致富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民宿应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乡村活力,与当地居民形成良好互动。随着乡村面貌的提升,民宿作为新型业态,不仅可以辐射周边居民,用活乡村闲散劳动力,还能成为返乡青年向往并愿为之奋斗的事业。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吃透标准的精髓,紧随标准的要求进行民宿的提升,就是民宿主的指南和法宝。民宿评级注重民宿环境整治,不仅要自身围墙内部扫干净,周边环境更要和谐协调;注重民宿文化元素,弘扬挖掘当地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注重民宿带动作用,在给广大游客带来舒适享受的同时,还要为当地党委政府及百姓做出贡献;注重民宿公共服务功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现场考察上严格按照评审标准,逐条核对,逐条打分,保证其公平公正性。
在满足住宿标准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以民宿为场景的消费体验环境,成为真正的度假空间。而民宿业目前要做的,就是解决“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冲突,探索更多的融合性。
民宿的标准化不是行业固化,而是必要的规范;个性化也不是无序化,而是要彰显不同民宿各自的个性特质。标准化可以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而个性化可以让旅客感受每家民宿不同的文化情怀和文化主题。标准化与个性化并重,将促进民宿行业更好地发展。
来源: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新闻网、浙江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