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有人调侃主题公园“靠天吃饭、靠自然吃饭、靠游客吃饭”,非常脆弱,疫情将主题公园的这种脆弱暴露得淋漓尽致。1月23号之后,中国的主题公园被迫按下静止键。全国339家主题公园、1736家游乐园,327家水上乐园(其中253家是室外水上乐园、59家是室内水上乐园、15家是室内外水上乐园)关闭。还有89家动物园(含海昌、长隆等海洋动物世界)全部关闭。另外,2018年以来在建的81个主题公园、水上乐园项目也全部停工。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主题公园和游乐园停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概损失近百亿元,其中损失更严重的是动物园。这次疫情也给大家一个提醒,旅游产业非常脆弱。
那么疫情结束之后,元气大伤的主题公园要如何发展?
主题化服务
鲜明的主题也是主题公园的核心,服务主题是整个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持性因素。主题化服务在内容上就是更加围绕整体主题,在形式上表现整体主题,有利于为游客提供鲜明的体验引导,丰富游园经历,提升整体体验价值。在体验经济下,体验价值最关键让游客恢复信心,到你这个项目来更有体验感,这就是“主题化服务”这个概念的核心。
旅游演艺更需要生命力
“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的战略模式,决定了旅游演艺是构成主题公园集群的重要部分。主题公园是主题受众最为广泛组合,规模成长速度最快,最具扩张力和差异化资源要素整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旅游演艺项目要利用好主题乐园在客源、信息资源、品牌、机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才更具市场生命力。同时旅游演艺的观众主体是大众旅游者,而非文化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千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内容主题要让大众看得懂、看得欢,看得简单。主题公园里的演艺项目,丰富了主题公园的旅游内容,并且由于旅游演艺产品的融入,让主题公园的竞争力、吸引力也相应得到提升。
个性化的游憩体验
无论何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最终游客关心的还是体验——特别是在体验过程中的参与性与感悟的快乐。随着“感受旅游”到“享受旅游”的旅游标准变革,主题公园的竞争发展,也已从“产品为王”“品牌为王”逐渐过渡到“体验为王”。对游客来说,主题公园不再是单纯的“交易”“游玩”场所,而是能够引起“共鸣”和“欢乐”的体验中心。一个优秀的主题公园不能只看重高科技产品、设备所营造的酷炫视觉效果和刺激的游玩体验,还要将这些高科技产品、设备作为辅助,努力为游客打造出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因此,主题公园软件设施的差异化也很重要,换言之,要在服务上用更具互动性和更打动人心的方式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比如,通过日夜彩车巡游、各类实景演出,以及遍布园区的零距离互动表演等,让游客在不同的时节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文化内容,获得不一样的游乐体验。
游客才是根本
主题公园管理和服务需要牢固树立“游客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客观条件允许和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站在游客的立场,去感受游客的心情,充分考虑游客的消费需求,竭尽全力满足游客的诉求,始终把游客满意、游客口碑放在首位;主题公园管理和服务需要时刻树立“品质和品牌”意识,任何情况下都不以损害品牌形象为代价,要千方百计把品质提升放在第一位,必须是深层次、全方位、多途径的改革创新,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出台“霸王条款”来表面化地解决问题。
更精准细致的游客预测
托于主题公园信息化建设或智慧产品建设的软硬件基础,采集更多的运营样本与数据,有助于通过内部数据挖掘,发现各个游客的特殊价值,增强针对不同游客经营的预见性和管理协同性。一流主题公园已实现可靠的入园量预测,并将每日预测误差控制在1% 以内,由此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和避免了浪费,并实现了公园的高效、高品质运营。基于历史入园数据、入园量与入园量影响因素和预测日的附件特性,分析每日不同游客客群的占比,比如家庭亲子客群中儿童的年龄划分、甚至性别比例,更针对的推出园区互动、商品餐饮内容推广及表演内容的调整,使游客体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理想的、准确的预测,有赖于对历史数据的完整标记、对实时数据的快速获取与分析,从而得到更精确的更细致的游客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