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双城记》里的句子,拿来描述2020年的旅游行业,再合适不过。
疫情的爆发使得整个旅游行业都进入了寒冬期。静极思变,于是一夜之间旅游行业也跟其他行业一样玩起了直播带货。业界普遍认为,在旅游支出中,“住”与“行”占大头,所以酒店与交通行业十分适合做直播,较大的优惠力度更容易吸引游客消费。直播带货能为旅游平台及商家带来真金白银。在受疫情重创之下,直播获客成本较低、带货效果不错,成为旅游平台和商家恢复元气的首选。因此,尽管每场旅游直播的收看率冷热不均,仍有大批旅游从业者变身为“主播”。
不难看出,刚兴起的旅游直播是业界共同抵御疫情的负面影响、抱团取暖、创新营销的产物。不可忽视的是,大众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也是促成直播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不禁让业界开始思考:未来,消费者是否会更多地利用线上资源选择旅游目的地和产品,旅游直播是否会成为旅游市场未来主流消费模式之一?
旅游直播的痛点:直播带货的转化率较低
旅行产品因其高价格、低频化、不可存储、退改难等原因,转化率一直是旅游直播饱受诟病的数据。旅游产品也不同于快消品或者日用品。购买一个旅游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比如使用时间、游玩日期,前往目的地的费用和交通等。因此转化率相对其他行业固然偏低。相较网络上那些网红带货主播动不动上亿的成交量,旅游直播的效果更多停留在品牌宣传上,即便是知名大咖,也很难将流量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
如何寻找出路?
虽然各大景区、目的地城市都在努力推出“直播+旅游”的新招数,但失去了“在路上”这一重要筹码后,旅游直播同质化竞争激烈,未来想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转型方向。
更高的沉浸感为内容核心
尽管旅游直播具有强实时性及互动性,但一场动辄几个小时的直播,基本决定了用户不会全程蹲守直播间,这也就意味着每位用户进入旅游直播间后,他们听到的信息是非线性的、碎片化的。如何突破这一难题?高沉浸感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留住观看者的决策因素要么是有趣的内容,能在几分钟内打动他的心;要么是熟悉的内容,观众愿意花时间重温。高沉浸感是令用户留存的不二法门。可参考故宫直播案例,全程16:9 横版比例最大限度展示故宫的宏伟,多机位轮番切换配合专业解说令直播内容犹如可对话版的纪录片,生动至极。
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相较于泛娱乐化直播,旅游直播的观众更青睐户外深度玩乐体验,对旅行玩乐内容的“纯度”、体验的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旅游直播的观众往往先被直播内容吸引,进而才形成旅游消费决策。这要求平台具备迅速聚集全球旅游达人、商家、文旅部门的能力,在提供有趣的旅行内容的同时,也要提供性价比超高的旅行玩乐产品。因此可以着重开发一些具有相应特色属性的产品,与直播相互搭配进行。通过互动形式的拓展与直播内容的多元化,增强用户粘性,创新塑造和强化自身差异化优势。
更多的直播附加值
后旅游直播时代,不应是卖货为主导,在旅游直播的同时,导入更多当地的人文、情景、和更多的故事。让消费者看直播以后,有想把这个地方列入出行清单的冲动,这样才让旅行业直播的附加价值更大。
结语:旅游直播带货目标在于转化,粉丝量肯定要越高越好,但旅游直播意在宣传,无论观播人群有多大,只要内容出彩,把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与美丽传播出去便已是成功的第一步。旅游直播,“播”的是什么?播下的是“诗与远方”的种子,虽然目前而言旅游直播看热闹的多、买的少,但看了就留下了一种印象,对以后选购旅游产品会产生较大影响。虽然“旅游+直播”这种营销方式目前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但是就凭它抓住了满足年轻人群体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这一关键点,今后的发展潜力就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