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日期:
2021-03-22
浏览次数:

2020年,2021年,这两年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必然是记忆深刻的两年,行业受到冲击,景区收入锐减。但对旅游业来说,旅游景区依然是其核心吸引物,景区的提质振兴才能稳住旅游供给侧的基本盘。


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未来,旅游的核心在于体验和游历,受到疫情冲击后的景区要发展,核心最终还是要落到明确市场趋势和提高服务质量上来,这样才能有效引入游客流、现金流和信息流。振兴市场不是要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要积极的谋划未来,面对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进步对旅游业的挑战,景区未来如何布局从而吸引客流,是现今需要思考的问题。


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找准市场定位。旅游景区首先应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位置。近两年来因为疫情原因,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周边游、周末游的近程旅游市场火爆的特征,尤其是遭受疫情打击的景区,恢复期内率先启动的必然是以周边游为主的本地游客,这意味着景区景点需要对具备年轻化特征、本地获客能力较强的平台加强合作,尤其是过往依赖外地游客的景区,需要加强自己一些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提供更符合本地游客需求和服务。


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提供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服务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高品质服务将成为综合型景区升级重点。短程自驾游、家庭游以及体验性旅游会成为趋势。对于已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景区,精细化服务是未来景区核心竞争力之一。游客进入景区,将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导游词,创新性讲解,主体性讲解,专题型讲解,旅游套餐式服务,或将成为景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精细化的服务,也能促进游客的多次消费的可能。


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抓住新的市场需求。疫情过后,健康养生、生态体验、文化休闲、体育运动、无人自助式旅游等新型消费需求会有较大提高;精神消费作为与生产性消费、生活性消费、商业消费并列的第四大消费类型,逐步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内容;高品质、物有所值而不是价廉物美等消费理念会成为旅游消费主流意识。因此景区应分类施策,找出发展的特色,如乡村旅游、自然研学、康养旅游、山地旅游等,要把原来同质化、低端化、粗放化的产品转向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打造观光旅游产品、休闲旅游产品、养生旅游产品。培育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从而使景区的旅游产品更加生态环保,更具家庭温暖。


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加速文旅融合。文旅融合正推动我国景点旅游从单一景区建设管理向多元化、多业态统筹发展转变,从封闭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改变,最终实现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现如今景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就要求景区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集体文化记忆转化为场景、故事、体验项目等,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促使“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要实现文旅深度融合,需要通过现代手段,将更多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产品。景区的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需要面向家庭型、学习型、休闲型的度假需求,将文化内容和创意设计结合起来,打造“旅游新场景”,实现面向美好生活的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景区的提质振兴,我们要怎么做?


精准营销,找到市场的卖点。疫情后旅游者的心态是爆发性的出游冲动和爆炸性的选择困难,应引导游客从纠结到集结。推进景区形象创新要以景区的总体形象为统领,加强形象宣传,通过成立专业性的文旅形象营销机构,创建景区线上线下游客参与的营销新模式。景区应全力推进融媒体营销战略,策划开展全方位、多平台宣传营销,让景区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可运用网络大V、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短、平、快”的智慧旅游宣传,于细微之处打动、吸引游客。还应针对年轻游客群体,通过网络直播、影视植入、演艺动漫、旅游攻略等最流行的营销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多角度、立体式、全天候的宣传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