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这是全域旅游从理念向实践落实的重要推动,是地方践行全域旅游的重要指引。
2019年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的《标准》、《办法》、《手册》印发实施,全域旅游的发展落实再次被热议。
深化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要注重推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更好地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千难万难,一把手肯抓肯干就不难。发展全域旅游是对旅游业实施的系统性、全方位的改革,需要突破的难点多,需要攻克的难关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多,离不开高位推进。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把发展全域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由党政一把手总牵头负责,组成机制创新、多规合一、设施建设、优质服务、产业融合、品牌营销、市场监管、城乡环境等工作专班,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二是坚持城乡联动
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然要求。特别是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对生命、生活、生态都有了新的理解,“到乡村去”已成为更多人出游的新选择。应积极顺应旅游需求变化和业态发展趋势,在全域旅游创建中注重统筹推进城乡旅游发展,通过改变传统旅游业同质化、单一化的状况,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不断培育区域经济新业态,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针对目前城乡产业结构不匹配,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传统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形式,推动城市产业链与乡村产业链融合,加快“文旅+”和“+文旅”产业升级,促进科教体育、工商交通、休闲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进一步健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水平,优化城乡产业结构。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
发展全域旅游,根本目的是通过共建共享让旅游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尤其是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时代,“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已成为游客对旅游体验的一种向往。在全域旅游创建中,要坚持主客共享,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在服务当地居民的同时面向游客开放;依托游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设施,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分享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市民旅游文明程度,在涉旅单位中开展 “全域旅游人人促游”追赶跨越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道德水准、诚信守法意识和文明素质,积极倡导绿色出游,文明旅游,人人促游,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讲诚信、重品行、讲热情、树形象的旅游文化环境。
四是坚持机制创新
这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保障,也是破解旅游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在全域旅游创建中要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推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通过“旅游+”与“+旅游”,让各产业政策之间的利用更加紧密,尤其是对农、林、水、金融、教育、文化、交通等产业专项政策中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利用,发挥各产业政策对旅游业发展的叠加增值效应。
五是坚持文旅融合
全域旅游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串起了旅游业发展的诸多亮点。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创建过程中,文旅融合成为重要趋势。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这是贯穿全域旅游发展的主线。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目前已经成为各地打造文旅融合的重点工作,只有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创新,升级产品业态,才能实现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从而让全域旅游更接地气、更有活力。要注重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资源发展旅游,注重增加各类旅游创建的文化底色和特色,努力打造“处处有景、处处有文化”的全域旅游。
六是坚持“两山理论”
发展全域旅游不仅是践行“两山”理论,而且是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全域旅游是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我们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文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协调、共同提升。要深入做好“绿水青山”的发展文章,构建结构多元、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全域旅游产业链,不断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活力。